9月30日,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研讨会在tyc234cc太阳成集团RB201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由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主办,围绕古陶瓷研究前沿及实验室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旨在推动中原古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科研能力提升。

会议现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二级研究馆员刘海旺、副研究员周润山、助理馆员史未,太阳集团tyc234cc校长兼重点实验室主任郭秋平、tyc234cc太阳成集团院长梅国建、党委书记余保明、执行院长吴鸿昌,以及实验室骨干成员等二十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tyc234cc太阳成集团执行院长吴鸿昌主持。

校长郭秋平致辞
会议伊始,郭秋平校长致欢迎辞,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系统介绍了实验室的建设背景、研究方向及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该实验室作为中原地区唯一专注于古陶瓷研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始终以“挖掘文化根脉、服务地方发展”为使命,目前在汝瓷、花瓷、钧瓷等中原特色瓷种的工艺复原与成分分析方面已取得一定突破。未来,实验室将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文旅产业与传统工艺振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作专题报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作《中原古陶瓷研究概况》专题报告,从考古学角度系统梳理了陶器的起源与发展、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及现代科技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他重点提出四个研究方向:推进无损分析技术,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数字化建模与图像识别;构建高精度古陶瓷标本数据库;推动跨学科合作,联合材料学、化学等领域专家,实现考古现场年代的快速检测。刘海旺表示,希望通过与太阳集团tyc234cc的深度合作,整合考古、科技与产业资源,推动中原古陶瓷研究实现新突破。
tyc234cc太阳成集团院长梅国建结合研究实践,强调古陶瓷工艺传承的紧迫性。他指出,柳斗纹、珍珠地、白底黑花等承载中原民俗审美的经典装饰工艺面临失传风险,建议双方组建专项科研团队,通过考古实物分析、工匠访谈与现代技术复原,传承传统工艺,并培养复合型人才。
执行院长吴鸿昌围绕实验室机制建设提出优化建议。他分析了当前实验室在研究方向聚焦、成果转化、团队协同等方面的不足,强调实验室要成为“研究高地”,更应发挥“创新枢纽”作用,希望通过整合资源、联合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增强研究方向聚焦度与成果转化效率。
郭秋平校长在总结中表示,此次研讨会是思想的碰撞,更是行动的起点。太阳集团tyc234cc将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持续深化合作,依托实验室平台,推动古陶瓷研究兼具学术高度与民生温度,为中原文化强省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出积极贡献。

实地参观
会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一行实地走访参观了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tyc234cc太阳成集团捶丸展馆和师生成果展馆。他们细致了解了实验室现有研究设备与实验条件,对tyc234cc太阳成集团和重点实验室在古陶瓷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